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以及受到网游中的有害内容侵扰,对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协同共治主体中的重要一环,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以“呵护下一代 传承价值观”为方向,在“未保法”实施一年之际,与监管方向同频共振,再次发起系列报道。
本期将推出未成年人网游“破防”调查之手游测评,针对150款国内热门手游的实名认证、充值限制、内容合规、隐私条款等多方面进行测评体验,及时发现问题、探讨治理思路,以期为未保措施的进一步落实,为网游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献计献策。
近年来,网络游戏“防沉迷”政策不断收紧,但未成年人在游戏内不理智“氪金”的社会新闻仍时有曝光:比如“12岁熊孩子玩游戏,偷偷充值花掉父母1.6万元”等。针对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充值机制,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在今年上半年(包含寒假期间)对国内40多家游戏企业的150款热门手游进行体验测评,结果发现,在未成年人账号下,龙渊网络旗下“放学别跑”手游可超额充值游戏虚拟币;迷你玩旗下“迷你世界”可大额抽取盲盒;还有部分游戏内可大额购买游戏周边商品。
周边商城:
“迷你世界”抽盲盒送皮肤消费不受限
2021年1月,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曾以20款手游为样本,曝光了部分游戏存在充值漏洞。本次针对150款热门手游地测评发现,先前曝光的游戏基本都已对其存在的充值漏洞进行整改。
本次测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样本手游都限制了未成年玩家的充值行为,不过仍有个别游戏“放任”超额充值。另外,有十余款游戏内设周边购物商城,其中,仅有不到半数限制了未成年玩家的购物消费额度。
体验发现,成都龙渊网络旗下的角色扮演类游戏“放学别跑”未对未成年玩家的充值行为进行限制。尽管该款游戏的防沉迷系统公告中声称“8-16周岁单次只能充值50元”,但使用10岁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尝试充值价值328元的游戏虚拟币时,仍能顺利完成支付步骤,期间并未收到任何限制。
南都记者留意到,近期就有游戏企业因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网游付费服务被查处。根据“中国扫黄打非网”披露的案件细节,江西上饶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原始传奇》在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时,未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今年1月,该游戏公司被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并被作出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人民币10万元的行政处罚。
除了明显的充值漏洞外,还有部分游戏向未成年玩家开放周边商城或盲盒抽取活动,且并未限制购买金额或购买次数,未成年人仍可在游戏内超额消费。例如,迷你玩旗下的“迷你世界”手游在商店充值页面设置了“迷你抽盒机“活动,该活动还将赠送限定游戏任务皮肤、限时免减等作为所谓的“寒假福利”,诱导玩家购买、抽取盲盒,活动页面宣称“寒假福利,抽盲盒赢限定皮肤,限时立减,至高减225元”。南都记者体验发现,迷你世界虽限制了未成年人的充值行为,但允许未成年人在“迷你抽盒机“活动内随意挑选、购买盲盒商品,且消费金额不受限制。春节期间,南都记者使用10岁未成年人账号登录该游戏,可花费299元抽取整套“告白森林盲盒”。此外,如“QQ飞车”等游戏的周边商城也有类似情况。
*“迷你世界”手游迷你抽盒机页面
另外,在游戏商城的充值页面设置上,各手游均为未成年玩家提供了不同金额的充值选项。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手游提供的充值选项最高金额都超过了《通知》要求的未成年人每月累计充值限额。例如,“江南百景图”“浮生为卿歌”“奥拉星”“明日方舟”等游戏在充值页面提供的充值选项金额最高为648元。虽然未成年人账号并不能在这些游戏完成超额充值,但大额充值选项的存在或对未成年人造成诱导。
电商平台放任“代充”:
代充“迷你世界”,直接打到未成年人游戏账号
按照2019年规定,“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2021年8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也再次强调要加强对网游企业规范付费的监督。
那么,未成年人是如何绕开游戏的防沉迷系统,从而实现大额充值的?梳理某互联网投诉平台近半年的10000多宗相关投诉发现,在家长的描述中,“不知情”“偷用父母手机”等词高频出现。例如,有家长投诉称:孩子偷拿自己已过期的身份证注册了游戏账号,并通过支付宝和花呗为游戏充值了8600多元。对此,有家长提到,“希望游戏在充值时能开启人脸识别或短信验证通知等功能,这样家长就可以提前知道孩子在充值,可以阻止”。
据悉,支付宝近日上线了“游戏锁”功能,开启后,如通过支付宝向主流游戏厂商充值,输完密码后会出现刷脸验证提示,验证为家长本人才能成功支付。该功能的上线,或许为未成年人冒用家长信息大额充值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此外,还有家长指责第三方电商平台在未核实身份的情况下,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虚拟币代充服务。寒假期间,有家长投诉称自家10岁的小孩在某电商平台消费了8000多元用于购买游戏“迷你世界”的虚拟币(“迷你币”),其中柜台商家赚取了1000多元的差价利润,余下的钱则以“迷你币”的形式充到了孩子的游戏账号中。
针对投诉中提及的情况,南都记者在该电商平台以“迷你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有大量提供代充值服务的商家,随机咨询时,对方表示下单后迷你币将会直接充到本人的迷你号(即“迷你世界”游戏账号)。记者随即提供未成年玩家的迷你号,付款128元之后,商家口头询问“充值业务需要您回答是否成年且是否知晓虚拟商品一经充值无法退款”,得到“是”的答复后,充值成功到账(实际到账116元)。商家全程并未让提供任何证明材料或信息辅助核实身份。记者核查发现,通过该代充渠道,年仅10岁的未成年人游戏账号确能收到充值超额的游戏虚拟币。
游戏时长时段:
“鬼泣-巅峰之战”未成年人曾可不限时玩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被写进2021年6月起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同年8月,《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再次强调要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南都记者留意到,《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后,部分游戏因未按规定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时段曾被罚。例如,上海某企业自营的游戏“悠长假期”涉嫌在限定时间之外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被作出警告、并处罚款人民币10万元的行政处罚。
此次测评发现,仍有个别游戏企业“顶风作案”,放任未成年人在非允许时段、超时玩游戏,比如,运畅游戏旗下的“鬼泣-巅峰之战”。在今年2月、3月的工作日下午,南都记者使用10岁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成功登录“鬼泣-巅峰之战”手游(ios端),且可任意游玩,而该时间段并非游戏防沉迷政策所规定的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该账号尝试充值128元时受阻,有弹窗提醒称账号为8-16岁用户单次购买金额不可超过50元。由此可见,“鬼泣-巅峰之战”游戏方有能力并且已经将该账号识别为未成年玩家,但为何未按照防沉迷规定严格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时段?5月底,当记者尝试再次登陆该游戏时,发现情况已有所改善,未成年人账号无法在非规定时间段登录游玩,并有文字提醒使用时间。
另外,南都记者实测英雄互娱旗下手游“绿色征途”等游戏,发现以未成年人账号在20至21时登陆后,到21点时并未自动结束游戏进程,会有一定延时。
专家声音:
充值漏洞容易产生“破窗效应“,应严厉处罚
近日腾讯发布的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腾讯游戏本土市场中,未成年人总时长同比减少88%,未成年人总流水同比减少73%。可见游戏防沉迷政策下影响,已见成效。
不过,对于仍有个别游戏企业未严格落实政策要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指出“这是游戏企业对未成年人的一种纵容”,其认为,买手办送游戏币等消费活动给了未成年人钻空子的机会。
那么应如何完善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限玩限值机制?孙宏艳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对这些手游进行严厉处罚,避免其他企业易效仿,形成“破窗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则建议游戏行业协会介入,明确对未成年人充值约束的细则,提高约束效率。
另外,孙宏艳认为每个企业、个人都应该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第三方电商平台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代充值服务主要是因为缺乏这种意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商家过度追逐经济利益主动制造了充值渠道。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海军
统筹:邹莹
研究员:罗韵 唐静怡 王一雪 张雨亭
标签:游戏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