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近来,阳台种菜之风悄然蔓延。小红书上,与“阳台种菜”相关的笔记已超过6万篇,微博“阳台种菜”话题阅读量达到7420.4万。看来,刻在中国人基因深处的种菜本能,在年轻人的身体里依然延续。
沉迷于种菜不能自拔的网友调侃,“居家的尽头是种菜”“一入种菜深似海”。连菜市场都逛得少的年轻人,为什么乐于在阳台种菜?看着赏心悦目的绿植,吃着自己种出来的蔬菜和果实,内心愉悦之外,还充满成就感,浇水、施肥、等待成长的过程更是一种解压和疗愈。所以,种菜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种;种菜也不只是种菜,种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说起来,年轻人对种菜的爱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当年的QQ农场风靡一时,多少年轻人深夜不睡忙乎的就是种菜偷菜。从网上种菜转到阳台种菜,“升级打怪”的虚拟变成现实,“种豆得豆”的体验更加真切,观察、打理、收获、分享,更是一个充满期待和惊喜的过程。种菜,既是平凡生活的调味剂,也给眼下的方寸之地增添了一抹诗和远方的味道。
阳台种菜,情调是有了,问题也随之而来了。阳台面积太小怎么办?菜叶上长出虫子怎么办?花盆里不能种大型蔬菜怎么办?土质不够肥沃怎么办?阳台种菜的确有一定的局限性,指望在阳台上实现“蔬菜自由”不太现实,但提升阳台和种菜适配性的努力,就可成就一个产业。数据显示,2022年各类蔬菜种子销量同比暴涨,种子购买人数连续3年增幅超100%,智能种菜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0%。业内人士透露,阳台种菜正在形成“新百亿市场”。从业态来说,阳台种菜属于“体验经济”。年轻人用爱发电的热情,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这无论对于经济发展,还是满足人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在钢筋水泥搭建的城市阳台上,却热衷于寻求田园种菜的体验,本质上源于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现实生活中,人们手机片刻不离手,刷微博刷朋友圈刷视频,在虚拟世界的游戏和社交中围观别人的生活,我们是一群善于戏谑的看客,内心充斥的是焦虑和贫瘠。就像马尔科姆·考利在《流放者归来》里曾质疑的:“我感到我们所受的全部训练都是不自觉地在消灭我们在泥土中的那一点根,在消除我们乡土和区域性的特点,在使我们成为世界上无家可归的公民。”回归自然、亲近泥土,生活的迷人之处,在日常的缝隙里流淌。也许种菜浓缩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说也是一种慰藉,哪怕只是浅尝辄止,就已经回味无穷。
(陈立民)
编辑: 陈立民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游戏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