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战电影

文/孙海帆

在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开始阶段,国民党集中兵力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根据地,我山东、华中人民解放军从1947年6月开始,先后获得了苏中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和孟良崮战役等一系列胜利,扩大巩固了鲁南、苏北根据地,使华东地区的敌我军事格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为日后的淮海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第一部经典战争巨片《南征北战》就是基于这期间所发生的真实事件而创作的。

影片海报

《南征北战》于1952年上映、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影片编剧为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导演成荫、汤晓丹,主演陈戈、冯喆、汤化达、张瑞芳、铁牛、仲星火,影片的故事为:

1947年初,刚获得苏中七捷的华中解放军从苏北向鲁南转移,这让许多不明白中央战略意图的指战员包括本片的主人公某部一营高营长都有些想不通,而尾随其后的国民党某军张军长则误判形势,认为这是共军示弱的表现,气焰嚣张地要在大沙河一线消灭我军主力。

大沙河以北的山东沂蒙山桃村曾是抗日根据地,这里的群众与解放军鱼水情深、紧密相连,张连长考虑到本地战士比较多,请求高营长部队在此休息顺便让战士们和家人团聚,但高营长不同意,他指示部队继续前进,而就在这时,他们得到命令,部队要在此驻防接受新的任务。

针对部队指战员和地方群众对解放军大踏步的后退颇有情绪的情况,师长和政委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的部署,解释了集中优势兵力粉碎敌人包围的战略意图,要求各部要做好部队和地方的思想工作,按照首长的指示,高营长的一营负责在桃村阻击尾随的敌军,以保证主力部队北上悄悄完成合围敌人任务。

而敌南线张军长和北线李军长则在军事会议上勾心斗角,所以,虽有蒋介石的手谕和上峰的命令,但却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也是当时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各自为阵的真实写照。

大沙河阻击战开始,高营长率一营顽强战斗五天五夜,没让敌人前进一步,胜利完成任务,而就在高营长和张连长等指战员准备乘胜追击的情况下,他们却得到了撤出战斗,立刻转移的命令,高营长和大伙为此都一直转不过弯来,但首长告诉他们“不要怕家里的坛坛罐罐被打碎”“仗是有得打的”,并要他们4天强行军450里,高营长服从命令,告别了乡亲们和游击队,迅速带部队向北转移。

敌张军长率部如愿以偿进入桃村,却发现这里已经空无一人,他正为共军主力消失得无影无踪感到疑惑之时,得到消息北线李军长已陷入我军重围,他得令立刻命令部队赶往凤凰山增援。

高营长和部队如期赶到指定地点,听到北线部队在凤凰山的炮声和有5、6万敌人被包围的消息十分兴奋,见到师长,高营长终于明白了之前打阻击和后撤的战略意义,和战士们一样,思想疙瘩终于解开,按照命令,他们原地休整待命,可是,看到前方的战斗胜利成果和新的部队不断开往前线,张连长和战士们既羡慕又着急,恨不得立刻参加战斗,这时高营长接到命令,带领部队再回头往南,抢占摩天岭,阻击南线增援的敌张军长部。

敌张军长也得到迅速占领摩天岭以解北线李军长之围的命令,但是,一营抢先一步占领摩天岭阵地,居高临下对敌军展开猛烈的阻击,让敌军难以逾越摩天岭。凤凰山总攻开始,李军长哀求张军长“拉兄弟一把”,但旋即被解放军生俘,凤凰山战役以全歼敌人五万多而让一营的指战员感到无比振奋。

受此打击,敌张军长的也变得如同惊弓之鸟,对下一步的行动无所适从,按照上峰新的指令,张军长部退回大沙河南线待命,但是,我军师长命令高营长部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立刻对敌军展开追击,并告诉高营长,凤凰山的主力军部队已经在东西两侧包抄合围张军长部,让高营长的一营迅速占领老君庙,切断敌军的退路,从而准备一举歼灭张部。

敌张军长已感到大势已去,但还负隅顽抗,在渡过大沙河之后,他命令炸毁大沙河上游的水坝,妄图以此阻挡解放军的追击,但是,桃村村长赵玉敏却在关键时候剪断了起爆器的电线,保住了大坝。我主力部队顺利渡过大沙河,向张军长部猛攻。

张军长孤注一掷,想夺回已被一营占领的老君庙,但高营长、张连长和战士们同仇敌忾,英勇阻击,将老君庙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终于将包围的张军长和参谋长等俘虏,战斗获得全面的胜利。

《南征北战》主要以解放战争中的莱芜战役作为原型,它表现了我军面对强敌合围和重重压力,不畏艰难,变被动为主动开创新局面的高度政治和军事智慧。在影片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这几次重大战役的直接指挥者陈毅和粟裕的亲自指导和关心,而在影片中扮演敌我双方士兵的群众演员又大多来自原参战部队,所以无论是行军打仗的动作,还是大部队的阵势和格局都几乎是再现了战争的真实场面,这给早期的军事片带了具有震撼效果的真实性,也是后来战争片无法达到的真实度。

无疑,《南征北战》在样式上有学习前苏联战争巨片的痕迹,但导演成荫、汤晓丹却不拘泥于“苏式”格局,开创了新中国战争巨片的新样式,而此后,许多中国战争电影都有意无意地以此片为标杆,或致敬,或学习,也因为此,中国的战争片、战斗片后续作品鲜有达到或超越《南征北战》的作品问世。

另外,《南征北战》也是一部明星荟萃的影片,导演成荫、汤晓丹和许多演员都因此片奠定了他们在中国影坛的地位,冯喆、张瑞芳、项堃、白穆、铁牛、仲星火等在此片中的表演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有一位演员在本片中同样给人印象深刻,但后来的知名度却不如其他演员,他就是刘沛然。

刘沛然,1922年出生于河北深泽县。1938年考入冀中的抗战学院,毕业留校参加了抗战学院宣传队。后参加了八路军三五九旅奋斗剧社,到了延安。1944年,参加延安电影团第一期摄影训练班学习摄影,结业后在东北一师政治部宣传科从事摄影工作。随后的几年里,他在部队文工团担任过演员、导演、团长等职。1951年,著名导演成荫拍摄电影《南征北战》选中刘沛然饰演张连长。在成荫、汤晓丹两位导演的启导下,有一定表演基础的他,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真实、淳朴的张连长,影片上映后,受到观众的好评。

刘沛然(1922-2014)

刘沛然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成立后调任八一厂任编导,一开始做纪录片导演,拍摄了表现抗美援朝卫生员救死扶伤的纪录片《救死扶伤的英雄》。1956年,刘沛然开始导演故事片,拍摄了《黑山阻击战》,由于他亲自参加了这次战役,因此影片拍得真实、生动。而在1958年,刘沛然拍摄了喜剧片《金铃传》之后,他于1959年拍摄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影片《林海雪原》。2014年,《南征北战》中的张连长、《林海雪原》导演刘沛然去世,享年89岁。

下一期介绍表现民间艺人翻身的影片《方珍珠》。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写,图片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告知我们即刻删除)

标签:游戏攻略

上一篇懒猫网

下一篇圣境传说官网